初心是黨全部理論與實踐的起點和歸宿

        發布日期:2019-08-02來源:光明網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初心是中國共產黨對自身性質、宗旨、奮斗目標和最高理想的高度凝練性表達,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起點與歸宿。
          初心是黨全部理論的起點
          馬克思曾指出,思想理論是物質關系的表達。理論的風箏飛得再高,始終不能脫離起飛的地點。任何一種思想理論都是基于特定立場、利益,以特定價值觀為前提和基礎的生發、言說和表達。“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大廈的邏輯起點。
          因為初心契合,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近代中國陷入悲慘的黑暗境地,不屈不撓的仁人志士向世界尋求救亡圖存理論,中國成為各種理論、主義輪番上陣的試驗場,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無不以失敗而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主義理論傳入中國,為中國的先進分子所接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這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使然,另一方面是這一科學理論的價值取向、價值追求與我們黨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
          因為初心所向,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取得豐碩成果。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優勢,高度的理論自覺源于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推動著我們黨進行理論探索和創新,取得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豐碩成果。從理論發展的時代主題來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依次破解民族獨立、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三大核心問題中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前進。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推動理論創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是“使命型政黨”,我們懷有“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強烈愿望和使命自覺。
          初心是黨光輝歷史的起點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從哪里出發、為什么而出發。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光輝歷史是一部初心永續的奮斗史。
          因為初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唯物史觀認為,歷史發展有其內在邏輯與規律。近代中國,各種團體、派別和力量輪番上陣試圖重整中國山河、救亡圖存,但都沒有取得最終的成功。究其原因,關鍵就在沒有真正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真正表達人民群眾的訴求,沒有真正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而我們黨把握歷史大勢,“以百姓心為心”,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9000多萬名黨員。
          因為初心,黨戰勝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回望黨的奮斗歷程,在困難面前,我們黨始終堅守初心,從建黨、建國,到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再到改革開放,我們成功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奮斗歷史表明,初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我們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只要我們銘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就一定能夠應對前進途中的風風雨雨、驚濤駭浪,不斷走向新的勝利。
          因為初心,我們才能在已有的歷史基礎上開創新的未來。歷史蘊含著未來,歷史的展開指向未來。但歷史不是每一個時代的自然更替,而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中國共產黨近百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帶領中華民族迎來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成功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全方位開創性成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著今后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并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能忘記過去走過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要堅定信念,創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來。
          初心是黨在新時代的現實要求和實踐歸宿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關鍵在黨。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要在干事創業的實踐中回歸初心、銘記初心、兌現初心,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
          黨的事業越發展越要堅守初心。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對黨的自身和外部環境有清醒認識,永不懈怠,銳意進取。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四大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四種危險”尖銳且嚴峻,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跳出興亡周期率長期執政,駕馭越來越復雜的環境和局勢執好政,把我們的事業持續推向前進,需要我們初心永駐,用不變的初心爭取最廣泛的民心。唯有初心永不變,始終保持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的事業才有未來。
          新時代踐行初心的要求更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實現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建功立業新時代,需要全黨“擰成一股繩”,落實好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打好“三大攻堅戰”,統攬“四個偉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更高的標準踐行初心、兌現承諾,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