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密碼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解讀《密碼法》
法律意義上的密碼和生活中所說的密碼有什么區別,又如何分類。這部聽上去有些神秘的法律,究竟包含哪些內容,怎樣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央視12套《法律講堂》推出密碼法專題節目,特邀國家密碼管理局新聞發言人李國海為大家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國家密碼管理局新聞發言人李國海用兩集的時間為大家進行解讀,上集為《保護國家秘密的密碼》,下集為《百姓身邊的密碼》。
《密碼法》解讀(上)
——保護國家秘密的密碼
上集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法律講堂》。從今天起,我將用兩期的時間和大家一起討論《密碼法》。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習近平主席簽署第3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密碼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密碼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有助于提升我國密碼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法治化水平,對維護我國網絡空間安全、促進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直接關系企業商業秘密的依法保護,關系社會公眾在網絡空間生活的安全和便利。
有的觀眾朋友可能要問,我們每天在網上登錄電子郵箱,到銀行自動取款機上取錢轉賬時,都提示要輸入一串“密碼”,密碼法就是管這些“密碼”嗎?今天,我們就先來聊聊什么是密碼,為什么要制定密碼法。

密碼法第2條對密碼作了明確的定義,說“本法所稱密碼,是指采用特定變換的方法對信息等進行加密保護、安全認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

一是密碼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技術、產品和服務;
二是密碼的主要功能是加密保護、安全認證;
三是密碼保護的對象是信息等相關內容;
四是密碼的本質屬性是特定變換的方法。
我覺得在這4層含義中,我們重點要理解的是密碼的主要功能和本質屬性,也就是說,要明白什么是加密保護,什么是安全認證,又怎么采用特定變換的方法來實現加密保護、安全認證。
很容易理解,就是將明文變成密文。通俗地講,就是將原來大家都看得懂的信息,能夠識讀的文字、能夠觀看的視頻,變成一堆完全看不懂的數字或符號。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張約小王去食堂吃飯,但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相互約定以“0”代表小張,“1”代表小王,“7”代表食堂,“9”代表吃飯,“0179”就代表了“小張約小王去食堂吃飯”的意思,這就達到了保護信息的目的。
人類使用密碼的歷史非常久遠,在古代就用密碼傳遞秘密軍事情報。我國有文字記錄的密碼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據《太公六韜》記載,姜子牙發明了一種利用魚竿長短傳遞戰場信息的方法,也就是將魚竿制成不同長短的數節,不同的長度代表不同的含義,一尺長的魚竿代表戰爭取得大勝;9寸代表破陣擒將;最短的3寸代表失利亡土。這種加密技術不使用一個文字,即使被截獲也不會泄密。現代戰爭,更是將密碼運用到了極致,戰場上所有指令的下達、情報的傳遞都要進行加密保護。二戰中的著名戰役——中途島決戰,生動展現了密碼在戰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作用,珍珠港事件后的6個月間,日軍占盡上風,美軍太平洋艦隊節節敗退。但美軍艦隊是如何在中途島戰役得勝,并以此扭轉太平洋戰爭劣勢的呢?就是因為1942年3月,美軍密碼破譯人員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破解了日軍的JN-45密碼,提前察覺日軍已鎖定中途島,并利用情報優勢將日軍引入陷阱。
通過密碼法給出的密碼定義,以及上面幾個例子,大家應該明白,我們輸入的取款密碼、網站的登錄密碼,實際上并不是密碼法中規定的“密碼”,準確講應該稱為“口令”,只是一種最簡單、最初級的認證方式。而真正的密碼,藏在安全支付設備中、藏在網絡系統內,默默守護國家秘密信息安全、守護我們每個人的信息安全。它既熟悉又陌生,既遍布各處又蒙著神秘的面紗。神秘的密碼也經常成為引人入勝的影視題材,上世紀50年代放映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堅貞不屈的密碼工作者李俠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近些年的《風聲》《暗算》等影視作品,也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個關于密碼、密碼工作者的動人故事,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被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對黨和國家的絕對忠誠深深打動。

認識了密碼,就能充分理解我國頒布實施《密碼法》的重大意義。
從法治建設上講,這是構建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的重要舉措。
經歷了近90年的歷程,密碼工作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一直是我們黨對敵斗爭的重要戰場,是保證國家安全和根本利益的重要防線,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實施領導指揮的重要渠道,直接關系著國家的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信息安全。
長期以來,我國密碼領域只有一部行政法規——《商用密碼管理條例》,無論是立法位階還是法律效力,都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密碼事業發展的需要。制定《密碼法》,就是要把黨對密碼工作的最新要求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把密碼工作的各個重要環節和關鍵要素納入法治軌道。
《密碼法》是我國密碼領域第一部綜合性、基礎性法律,它將與《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反間諜法》等等一起,共同構成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以法的名義護衛國家安全。
從國家戰略上講,這是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的重要舉措。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絡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傳統領域國家安全,深刻影響國家長治久安和經濟社會發展,關系人民群眾福祉。在保障網絡安全的各種手段和技術中,密碼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有效、最可靠、最經濟的關鍵核心技術。在網絡世界,密碼就像一個看不見的衛士,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涉及國家安全的保密通信、軍事指揮,到涉及國民經濟的金融交易、防偽稅控,再到涉及公民權益的電子支付、網上辦事等等,密碼都在背后發揮著基礎支撐作用,維護著國家網絡空間的主權、安全和發展,所以有人形象地說,“密碼是網絡安全的DNA”。
制定和實施密碼法,就是要規范密碼管理,引導全社會合規、正確、有效地使用密碼,讓密碼在網絡空間更加主動、更加充分地發揮保障作用,構建起以密碼技術為核心、多種技術交叉融合的網絡空間新安全體制。
從密碼自身發展來講,這是推動密碼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密碼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特別是隨著網絡強國戰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等的實施,我國密碼事業加速轉型升級,如今,密碼的作用已經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加密了,還可以用于身份識別、安全隔離、完整性保護等。密碼的應用領域也極大拓展,不再是原來的僅僅服務于黨政軍領導機關和機密要害部門,而是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制定和實施密碼法,就是要積極推進密碼領域職能轉變,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密碼法治的實施、監督和保障體系,使密碼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服務。

通過剛才的講述,我們了解了什么是密碼,也認識到了密碼作為黨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的重要性。那么這么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我國的領導和管理體制是什么?又是怎么實施管理的呢?
密碼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密碼工作的領導,這一句強調了黨管密碼的根本原則。黨管密碼,是密碼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密碼工作的靈魂。我黨密碼工作是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創建的,一直在黨的領導下發展壯大。密碼法同時明確了中央密碼工作領導機構對全國密碼工作的統一領導地位,并在第五條明確了分級負責的管理體制:“國家密碼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全國的密碼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密碼管理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密碼工作。國家機關和涉及密碼工作的單位在其職責范圍內負責本機關、本單位或者本系統的密碼工作”。
這就意味著,在黨管密碼的根本原則指導下,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密碼管理體制。具體來說,就是國家以及省、市、縣各級密碼管理局承擔著管理我國密碼工作的重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家機關和涉及密碼工作的單位在其職責范圍內負責本機關、本單位或者本系統的密碼工作。

為了對密碼實施科學管理,確保密碼安全保密,充分發揮密碼在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中的核心支撐作用,密碼法按照保護信息的不同,將密碼分為三類,分別是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和商用密碼。
核心密碼和普通密碼
用于保護國家絕密級、機密級、秘密級信息,普通密碼用于保護國家機密級、秘密級信息。何時使用核心密碼,何時使用普通密碼,要依據信息使用的主體、秘密信息的性質以及具體的使用場合來確定,在這方面密碼法都有明確的規定。
商用密碼
用于保護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對密碼實行分類管理,是黨中央確定的密碼管理根本原則,是保障密碼安全的基本策略,也是長期以來密碼編制和應用工作經驗的科學總結。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聊聊“神秘”的核心密碼和普通密碼。它們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黨和軍隊的秘密通信基本采用雞毛信這種人工的原始傳遞方式,時效性、安全性都比較差,一封信從上海黨中央到中央蘇區來回就要兩個多月。特別是大革命失敗后,革命形勢急轉直下,黨中央急需一種秘密高效的通信方式。在這種緊急情勢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了中國的密碼事業,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黨中央委派周恩來同志親自領導創建黨的密碼通信渠道。
1930年1月15日夜里,一道紅色無線電波劃破了漆黑的夜空,在上海黨中央和香港南方局之間傳遞著秘密信息,這一天,被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我國的密碼事業也從此誕生。90年來,伴隨著黨和國家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密碼事業在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國防、外交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長征組歌》中有一句歌詞,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么是什么支持毛主席作戰,使他用兵如此之神呢?是密碼,是密碼通信,為毛主席指揮作戰提供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當時的紅軍不僅使用密碼電臺進行秘密通信,還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破譯了國民黨部隊的重要密碼。
1935年3月28日,紅軍四渡赤水期間,中央紅軍進抵烏江北岸沙土、安底地區。3月30日,軍委二局獲悉敵中央軍周渾元、吳奇偉兩路縱隊主力也向烏江北岸前進。周渾元、吳奇偉部隊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也是蔣介石圍剿中央紅軍的主力部隊之一。與這兩只勁旅在烏江北岸遭遇,必將對紅軍造成一場極為不利的血戰!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紅軍的密碼通信人員利用掌握的敵方密碼和電文格式,冒充督戰的蔣介石,令周渾元、吳奇偉兩部向西前進。通過巧妙的“調虎離山”,中央紅軍爭取到了寶貴的一天時間,于3月31日南渡烏江,跳出了敵人的合圍圈,將幾十萬敵軍遠遠地甩在身后,又一次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在三大戰役期間,毛主席親自起草密碼電報就有197份,批簽的密碼電報多達上千份,通過這些電報,高效快捷地指揮著軍事作戰,直接領導到軍團一級,實現了“最小的指揮部,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戰爭”這樣的神話。周恩來同志曾風趣地說:“我們這個指揮部,一不發槍,二不發糧,只發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
密碼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作用突出,和平時期,也同樣是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級黨委和政府實施領導指揮的特殊法寶和重要渠道。特別是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活動,以及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突發事件中,密碼通信的作用更加凸顯。密碼電報有著無聲的力量,它代表著中央的指示和政令,代表著黨委政府的決策和指揮,對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強信心,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革命戰爭時期,連通了密碼電報就找到了組織,和平年代,在危難險阻之中,收到了密碼電報,就意味著得到了勝利的指引。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北川、汶川縣城與外界失去了一切聯系,一時成為了孤城。震后72小時是搶救的黃金時間,我們的密碼干部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乘坐直升飛機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在廢墟上建立起密碼通信,第一時間向黨中央報告了災情,為黨中央決策指揮提供了第一手寶貴信息。黨中央、國務院抗震救災的指示政令,也及時準確地傳送到災區,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可以說,核心密碼、普通密碼伴隨著軍事斗爭一路走來,演繹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攻防對抗傳奇,也逐漸奠定了密碼作為黨和國家“命門”“命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和實施密碼法,對于全面提升密碼工作法治化和現代化水平,加強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由于核心密碼、普通密碼本身屬于國家秘密,密碼法規定了核心密碼、普通密碼的管理原則、使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
剛才為您講述了核心密碼和普通密碼,而密碼除了用于保護國家秘密,也與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密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密碼法又是怎么規定的呢?我們將在明天的節目中繼續為您講述。
今天的法律講堂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密碼法》解讀(下)
——百姓身邊的密碼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繼續收看密碼法解讀的第二講——“百姓身邊的密碼”。
下集
上期,我們給大家講了什么是密碼,為什么制定密碼法,以及三類密碼中涉及國家秘密的核心密碼、普通密碼。下面,我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身邊的密碼,也就是商用密碼。
早晨醒來,你拿起手機輸入口令,手機的口令就是用商用密碼進行加密保護,并儲存在通過安全認證才能正確訪問的手機特殊存儲區域。
我們出行,飛機票、火車票都通過網絡購買,在線支付的全過程都有商用密碼的保護,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也是通過商用密碼保證人證一致,幫助你順利通過檢票乘車,列車行進過程中,密碼始終在為列車的安全運行和控制調度提供保障。
工作中,網上辦公、網上辦事、交稅納稅,后面都有商用密碼在默默貢獻。可以說,商用密碼總是如影隨形,保障著你工作生活中的網絡和信息安全,但是你基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在密碼法中,商用密碼是這樣定義的:“商用密碼用于保護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商用密碼保護網絡與信息安全。”雖然商用密碼用于保護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但是如果認為,不屬于國家秘密的信息就不需要密碼保護,用于保護不屬于國家秘密信息的商用密碼就不重要,那就完全誤解了網絡安全,誤解了商用密碼。實際上,網絡空間處處用到商用密碼,商用密碼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觀眾朋友們,商用密碼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利益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密碼法關于商用密碼的發展和管理都作出了哪些規定呢?
按照黨管密碼原則和簡政放權的要求,密碼法在商用密碼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教育培訓、標準化、檢測認證、密碼應用、進出口、電子認證、行業自律、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相應規定。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商用密碼的具體管理規定。
1
鼓勵、促進商用密碼技術和產業發展
2
遵循國際規則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3
加強標準引領,推進商用密碼檢測認證體系建設
4
強化對商用密碼應用的管理
5
實施商用密碼進口許可和出口管制
6
強化行業自律和監督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的頒布實施,為密碼依法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密碼科學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撐,為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為密碼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維護網絡空間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武器。2020年是密碼法施行元年,也是密碼工作創建90周年。我相信,隨著《密碼法》的頒布實施,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必將開啟密碼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密碼也將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今天的法律講堂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收看,再見。